5月14日下午,财经学院在西辅楼212会议室举办2025年度第三期双周科研学术沙龙。活动由副院长李宝礼主持,青年教师王如萍博士作专题学术报告,学院教师参与研讨。

学术报告环节,王如萍以《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为题,系统阐述了研究成果。报告基于我国跨国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内生处理模型、Heckman两阶段模型、泊松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等来具体分析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从动态能力的视角深化了研发国际化深度和广度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对中国海外研发投资企业高效吸收技术知识、合理布局研发网络,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互动环节,教师们围绕模型稳健性、动态能力测度及案例适配性展开热烈讨论。李宝礼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研究为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提供理论支持,其方法论的创新对青年学者颇具启发。
作为财经学院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双周学术沙龙始终致力于构建多元化学术共同体。未来将紧密对接学科发展前沿,通过拓展国际化学术视野、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持续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双向赋能,着力打造契合现实需求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供持久助力。(特约通讯员:朱中军 摄影:沈家祺 审核:李宝礼 杜小明 编辑:李锦)